人工智能一直很火,但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引爆,发生在2016年的3月,谷歌的AlphaGo以4:1的成绩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。一个月后,中国的BAT巨头不再潜水,开始了动作,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力场便是“AI医疗“。
2016年4月,腾讯等机构以10亿人民币投资碳云智能;2016年10月,百度对外发布了“百度医疗大脑”,宣布正式进军AI医疗;2017年3月,阿里云发布“ET医疗大脑”宣布正式进入医疗AI领域。
作为压垮中国人民的三座大山之一——医疗,是目前人工智能各应用领域中最热门的赛道。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门槛最高,最难突破,但也最具想象力,所以资本和BAT们对这座大山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势。针对以医疗为重点的AI创业公司从五年前的不足20家上升至现在的120多家,但大多停留在“to VC”阶段,整个资本圈都在等待,AI医疗能够真正讲出“To B To C”的商业模式。
鲸准数据中心清洗了整个AI医疗从2013到2017年的241起国内融资事件,本文用资本布局时间线去描述AI医疗行业现状,最后通过鲸准上的投资人行为,去发现AI医疗的下一个行业热点。
AI医疗是以互联网为依托,通过基础设施的搭建及数据的收集,将人工智能技术及大数据服务应用于医疗行业中,提升医疗行业的诊断效率及服务质量,更好的解决医疗资源短缺、人口老龄化的问题。
基础层:通过软硬件的基础设施,收集用户、药物及病理数据,并使数据互通互联,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支持与可能。
技术层:通过语音/语义识别、计算机视觉技术,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提炼。“学习”大量病理学数据文本,使其掌握问答、判断、预警、实施的能力。
应用层:是指人工智能与不同细分领域的结合,以解决医疗行业中的某种业务需求,如智能诊断、药物研发、智能健康管理、智能语音等医疗场景。